四維圖新沈陽分公司怎樣

好。

四維圖新沈陽分公司企業文化不錯,公司加班不多,氛圍很好,同事之前關系融洽,工作壓力不大,環境很好,就業前景好,員工福利待遇好。

導航是四維圖新的傳統核心業務,作為中國導航地圖產業的開拓者,2002年成立之初,公司便獲得中國首批甲級測繪資質。

特斯拉換用百度地圖或為FSD鋪路 四維圖新卻稱不受任何影響

1月17日四維圖新測繪資質,特斯拉中國官宣將通過OTA空中升級為車主提供更多 娛樂 功能,與此同時,其表示中國地區四維圖新測繪資質的地圖數據服務商將變更為百度地圖。

值得一提四維圖新測繪資質的是,此前特斯拉四維圖新測繪資質的車載導航地圖供應商為上市公司四維圖新。

2019年12月31日,四維圖新亦曾在交易所的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在特斯拉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公司一直為特斯拉中國的獨家導航地圖供應商。

然而這一“發話”僅僅半個多月,其獨家供應關系即將迎來變化。

在業內人士看來,特斯拉的這一動作有可能導致四維圖新的股價受到影響。2019年以來,四維圖新的累計漲幅已超過80%。

不過四維圖新方面對此表示,“車機端地圖包全系都是四維圖新數據,對我們在特斯拉產品和服務提供不受任何影響,我們還是好伙伴”。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上述信息發布的當日,四維圖新董秘孟慶昕在其某客戶交流群中表示,特斯拉“官宣”中描述的產品僅涉及“在線渲染”,實際為從“騰訊切換為百度”,而車機端地圖包全系仍由四維圖新提供,并表示“對圖新與特斯拉產品收入沒有任何影響。”

但有業內人士指出,特斯拉官宣中明確強調其更換的是地圖數據服務商,而并非簡單的地圖應用UI渲染。

“‘地圖數據服務’明顯應該是底層地圖數據供應的切換,而不是渲染。”一位關注GIS和計算機視覺的業內人士表示。

而有業內人士猜測,特斯拉引入百度地圖服務商的原因之一,或在于四維圖新的數據服務質量不足。

據記者獲悉,特斯拉在全球領域的地圖數據合作商為谷歌地圖,而國內一直以來所使用的數據服務商為四維圖新。但據多位特斯拉車主抱怨,地圖導航規劃時常出現誤差,導致不少車主不得不選擇手機進行導航,而特斯拉方面亦受到有關這方面的意見反饋。

“我們平時導航一邊用個手機,另一邊開導航,如果發生沖突就以手機為準,特斯拉的地圖導航有時甚至會繞原路,路況信息也不及時?!币晃惶厮估璵odelS車主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鑒于騰訊是特斯拉的大股東,因此特斯拉的地圖應用UI是否也會變更為百度地圖尚不得而知;有趣的是,騰訊也是四維圖新的重要股東。

“騰訊是特斯拉的大股東,所以未來在特斯拉的車載應用場景中,騰訊系的應用可能更多,所以不排除同時特斯拉一邊使用百度的地圖數據,另一邊使用騰訊地圖的UI?!币晃唤咏厮估耸勘硎?,“之前特斯拉使用四維圖新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當時國內的甲級測繪資質非常少,只有高德和四維兩家,甚至當時百度也用過四維的數據。”

事實上,百度地圖曾經與四維圖新展開多年合作,直到百度地圖收購瑞圖萬方擁有自主的測繪資質后,才與四維圖新分手。

然而,特斯拉調整地圖數據服務商的原因,可能不止于四維圖新在數據服務體驗上的“差評”。

一位接近百度人士透露,特斯拉此舉選擇與百度合作,一方面來自于百度在地圖數據領域有所積累,另一方面或許在于看重百度無人車業務背后有著高精地圖資源。

“百度在自動駕駛方面有非常多的 探索 ,無人車業務背后有通過雷達數據測出來的高精地圖,數據模型是3D建模的,特斯拉很有可能看中了這個優勢。”上述接近百度人士透露,“選擇百度地圖,有可能是為了特斯拉的FSD(全自動駕駛)在大陸地區進行推送做鋪墊。”

更多內容請下載21 財經 APP

測繪全國甲級資質是什么概念

相當于醫院的三級甲等。這懂啊?是這個行業更高級別的了!

具體關于測繪資質的參百度百科:

全國甲級測繪單位

2008年10月24日

北京市

北京愛地地質勘察基礎工程公司

中國石油集團工程設計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市地質工程勘察院

國家林業局調查規劃設計院

中國國土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

北京長地友好制圖技術有限公司

北京國電水利電力工程有限公司

鐵道部專業設計院

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

中國地圖出版社

北京市測繪設計研究院

中國四維測繪技術總公司

中航勘察設計研究院

北京市城建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國家測繪資料檔案館)

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建設部綜合勘察研究設計院(建設部遙感制圖中心)

北京國電華北電力工程有限公司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

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

北京勘察技術工程公司

北京城市空間數據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四維圖新導航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北京華星勘查新技術公司

北京航天勘察設計研究院

中兵勘察設計研究院

高德軟件有限公司

易圖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靈圖軟件技術有限公司

地質出版社

北京蒼穹數碼測繪有限公司

天津市

鐵道第三勘測設計院

中國地震局之一監測中心

中交之一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

中水北方勘測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

國家海洋信息中心

天津海事局海測大隊

天津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

天津市勘察院

天津水運工程勘察設計院

天津港灣水運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市地質工程勘察院

天津市水利勘測設計院

天津航道勘察設計研究院

天津市測繪院

天津金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河北省

河北地礦建設工程集團冀東公司

河北省建設勘察研究院

河北省第二測繪院

石家莊市勘察測繪設計研究院

中國冶金地質勘查工程總局一局測繪大隊

河北省之一測繪院

河北省欣航測繪院

核工業航測遙感中心

廊坊開發區中油四維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中國兵器工業北方勘察設計研究院

中國化學工程之一巖土工程有限公司

中國石油集團工程設計有限責任公司華北分公司

中國石化集團勘察設計院

河北中核巖土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冶金工業部勘察研究總院

水利部河北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

河北煤田地質局物測地質隊

河北省制圖院

保定地質圖制印廠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測繪工程中心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地質勘查總局測繪中心

中國建筑材料工業地質勘查中心河北總隊

秦皇島市測繪大隊

地質礦產部河北水文工程地質勘察院

河北省水利水電第二勘測設計研究院

保定九華地質勘查測繪總院(華北地質勘查局五一九大隊)

保定金迪地下管線探測工程有限公司

山西省

山西省基礎地理信息院

山西省地質礦產局測繪隊

山西省工程測繪院

太原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山西省第六地質工程勘察院

山西省電力勘測設計院

水利部山西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

山西省勘察設計研究院

山西省第二地質工程勘察院

山西省地圖集編篡委員會編輯部

西山煤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山西煤田地質綜合普查隊

山西華晉巖土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山西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

山西省第三地質工程勘察院

陽泉新宇巖土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山西省第五地質工程勘察院

內蒙古自治區

蒙古交通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內蒙古自治區航空遙感測繪院

內蒙古自治區地質測繪院

內蒙古自治區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

內蒙古自治區電力勘測設計院

包鋼集團勘察測繪研究院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內蒙古大興安嶺森隆工程勘察設計有限公司

內蒙古自治區地圖制印院

包頭市測繪院

內蒙古自治區測繪院

核工業二○八大隊

遼寧省

沈陽市勘察測繪研究院(沈陽市地理信息中心)

大連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遼寧省第二測繪院

中冶沈勘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遼寧有色勘察研究院

中煤國際工程集團沈陽設計研究院

遼寧省之一測繪院

遼寧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

遼寧地礦測繪院

遼寧省第三測繪院

遼寧省城鄉建設規劃設計院

中國水利水電第六工程局

鞍山鋼鐵集團公司設計研究院

遼寧省交通勘測設計院

遼寧電力勘測設計院

遼寧省冶金地質勘察局地質勘察研究院

大連九成測繪信息有限公司

遼寧經緯測繪科技有限公司

沈陽市公路規劃設計院

遼河石油勘探局(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吉林省

吉林市勘測設計院

中水東北勘測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

吉林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

吉林省基礎地理信息中心

長春市測繪院

吉林省地理信息工程院

吉林省之一測繪院

吉林省第二測繪院

吉林地礦測繪院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東北電力設計院

吉林省公路勘測設計院

黑龍江省

黑龍江地理信息工程院

國家測繪局第二大地測量隊(黑龍江之一測繪工程院)

國家測繪局第三地形測量隊(黑龍江第二測繪工程院)

國家測繪局第四地形測量隊(黑龍江第三測繪工程院)

哈爾濱地圖出版社

大慶油田建設設計研究院

黑龍江省地質礦產局測繪院

黑龍江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

哈爾濱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哈爾濱測量高等??茖W校測量工程公司

黑龍江省林業設計研究院

黑龍江省電力勘察設計研究院

黑龍江省測繪航空遙感中心

黑龍江農墾勘測設計研究院

黑龍江航道局測量大隊

黑龍江省土地勘測規劃院

黑龍江省測繪科學研究所

齊齊哈爾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黑龍江省地理信息中心

佳木斯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齊齊哈爾市水利勘察設計研究院

牡丹江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上海市

上海市海事局

上海達華測繪公司

國家電力公司華東電力設計院

上海市測繪院

上海巖土工程勘察設計研究院

上海東亞地球物理勘查有限公司

中船勘察設計研究院

交通部第三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勘察工程公司

上海海洋石油局之一海洋地質調查大隊

上海市地質調查研究院

上海市政工程勘察設計有限公司

上海同濟規劃建筑設計研究總院

江蘇省

江蘇省地質測繪院

長江口水文水資源勘測局

中國化學工程南京巖土工程公司

華東有色測繪院

南通市測繪院有限公司

徐州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江蘇省工程勘測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南京市測繪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蘇省測繪工程院

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下游水文水資源勘測局

江蘇省基礎地理信息中心

南京北極測繪研究院

江蘇省電力設計院

鎮江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無錫市測繪院有限責任公司

蘇州市測繪院有限責任公司

南京市國土資源信息中心

江蘇省工程物理勘察院

江蘇省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察院

淮安市測繪勘察研究院

淮安市水利工程勘測院

蘇州工業園區測繪有限責任公司

常州市測繪院

江蘇省地質調查研究院

江蘇蘇州地質工程勘察院

浙江省

冶金工業部寧波勘察研究院

浙江省電力設計院

浙江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

國家電力公司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

浙江省測繪大隊

溫州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浙江省之一測繪院

浙江省第二測繪院

浙江煤炭測繪院

浙江有色測繪院

杭州市勘測設計研究院

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二工程局

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寧波國土測繪院

寧波市測繪設計研究院

浙江省水利水電河口海岸研究設計院

義烏市勘測設計研究院

浙江省地理信息中心

安徽省

安徽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

安徽地質測繪技術院

合肥市測繪設計研究院

安徽省之一測繪院

安徽省第二測繪院

安徽省第三測繪院

安徽省第四測繪院

安徽省公路勘測設計院

蕪湖市勘察測繪設計研究院

安徽省長江河道管理局測繪院

安徽省基礎測繪信息中心

馬鞍山市華東探測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安徽煤田地質局物探測量隊

中水淮河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福建省

福建省地質測繪院

福州市勘測院

福建省之一測繪

福建省第二測繪

福建省交通規劃設計院

國家地震局廈門地震勘測研究中心

福建省地圖出版社

福建省航道局勘測大隊

福建省八閩煤田測繪院

福建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

廈門市測量隊

福建省基礎地理信息中心

江西省

南昌市測繪勘察研究院

江西省第三測繪院

江西省之一測繪院

江西省第二測繪院

江西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贛西地質調查大隊

江西省水利規劃設計院

江西煤田地質局測繪大隊

江西地質礦產勘察開發局贛西地質調查大隊

核工業華東地質局測繪院

江西有色地質測繪院

江西省交通設計院

江西省瑞華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山東省

青島海洋工程勘察設計研究院

濟南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山東正元地理信息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山東省地質測繪院

中國海洋大學工程勘察設計開發院

淄博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山東省國土測繪院

山東中煤物探測量總公司

山東省城鄉建設勘察院

山東省地圖出版社

山東省經緯工程測繪勘察院

山東省水利勘測設計院

維坊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中國石化集團勝利油田管理局

河南省

河南省地球物理工程勘察院

化工部鄭州地質工程勘察院

中鐵大橋局集團之一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省地質測繪總院

河南省電力勘測設計院

河南省航測遙感院

黃河勘測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煤炭工業部選煤設計研究院

中鐵隧道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

河南省測繪工程院

河南省基礎地理信息中心

河南省地圖院

河南省煤田地質局物探測量隊

河南省水利勘測總隊

鄭州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

河南省科學院地理研究所

河南黃河水文勘測總隊

河南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

焦作市中緯測繪地理信息有限公司

小浪底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河南省有色測繪有限公司

鄭州市市政工程勘測設計研究院

湖北省

武漢科島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中國石化集團江漢石油管理局勘察設計研究院

武漢大學設計研究總院

武漢武大吉奧信息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武漢中地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中國南極測繪研究中心

武漢市勘測設計研究院

長江航道局

湖北省之一測繪院

湖北省第二測繪院

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中游水文水資源勘測局

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

長江水利委員會綜合勘測局

鐵道部第四勘測設計院

葛洲壩股份有限公司測繪總隊

中冶集團武漢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

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武漢測繪院

湖北省地圖院

機械工業部第三勘察研究所

中南勘察設計院

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中南電力設計院

湖北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

中國石化集團江漢石油管理局地球物理勘探處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

湖北省交通規劃設計院

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

湖北省國土測繪院

湖南省

湖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四一八隊

湖南地質調查研究院

湖南中揚建設工程公司

湖南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

株洲市勘測設計研究院

湖南省工程勘察院

衡陽市規劃設計院

湖南省第三測繪院(湖南省基礎地理信息中心)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長沙勘察設計研究院

湖南省煤田地質局物探測量隊

湖南省第二測繪院

湖南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總院

湖南省之一測繪院

中國水電顧問集團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

湖南省地質測繪院

核工業衡陽第二地質工程勘察院

長沙市勘測設計研究院

湖南地圖出版社

長沙科創巖土工程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湖南有色測繪院

湖南省水文水資源勘測局

湖南省地球物理化學勘查院

中南石油局第五物探大隊

高精地圖行業“諸侯混戰”,初創公司出路在哪?

從四維圖新在2001年之一家拿到測繪資質至今,國內有22家企業拿到了高精地圖測繪資質。這些獲得資質的企業里面,不只有傳統圖商,也有主機廠和科技公司,同時也誕生了一大批初創型企業,如Momenta、寬凳、晶眾等,最新入局的還有華為、順豐和京東物流等。這一賽道早已陷入各方混戰,各個企業都有自己的技術和玩法。

在這一賽道里,有些巨頭已經實現了量產和商業化落地,比如高德和四維圖新;有些積累了大量數據,形成了堅固的護城河。巨頭們有人、有錢、有資源,不斷搶占市場份額,留給初創公司的機會似乎不多了。那么在巨頭環繞下,初創公司應該如何突圍呢?

傳統圖商、科技巨頭各自占山為王

2011-2014年,互聯網巨頭開始進入電子導航地圖市場。百度率先出招,于2011年4月推出百度地圖手機版,2013年收購圖商道道通;阿里在2014年4月收購高德;僅1個月后,騰訊以11.7億入股四維圖新,并在同年收購科菱航睿。

在圖商頻繁被收購的2014年,伴隨自動駕駛和車聯網技術出現的高精地圖開始萌發,科技公司、傳統圖商紛紛入局高精地圖,不斷提升相關產品和服務,擴大“朋友圈”。

高德是國內首家實現高精地圖商業化的公司。2019年高德地圖宣布以“成本價”向合作伙伴提供標準化高精地圖,平均每輛車年費不超過100元。高德建立了自主采集的高精地圖UGC體系及自動化數據生產模型,同時基于阿里生態的物流配送、車路協同、城市大腦等業務實現高精地圖的數據更新。

圖片來源:高德地圖

四維圖新在2019年初與寶馬中國簽署自動駕駛地圖及相關服務許可協議,將為寶馬L3以上自動駕駛系統提供地圖產品及服務,這是國內首個用于L3+自動駕駛系統的高精地圖量產訂單,也意味著四維圖新高精地圖已經開始走向量產。四維圖新自主研發了專業采集車,已掌握數據采集、制圖、眾包更新以及快速迭代的自動駕駛地圖完整解決方案。同時,四維圖新還自主研發了FastMap生產平臺,應用圖像識別、數據挖掘等技術推進地圖數據的采集和更新。

百度與數家車企簽署高精地圖的商業化定制項目,包括北汽、現代、長城、比亞迪等。目前,百度高精地圖自動化程度已超90%,算法識別率達98%以上。百度的優勢在于自主研發了一套完備的高精地圖產品 *** 、生產、發布以及更新流程?;贏pollo開放平臺,百度擁有高精度地圖軟硬件設備的自研及自主可控能力,在采集車輛和軟件計算平臺方面擁有完整的知識產權。

據騰訊官方表示,目前其已積累了超百萬公里的道路測試數據,超500萬的各類標注樣本數據,已經完成了全國高速和快速路的高精地圖數據生產。相比于阿里高德,騰訊自有完整的自動駕駛方案,這使得其高精地圖可實時快速地在騰訊自動駕駛汽車及仿真系統上及時檢測高精度的精準性及誤差問題。

圖片來源:四維圖新

初創公司如何破局?

2016年前后,國內外一批高精地圖初創公司涌現。

相對于巨頭公司,初創公司面臨著成本、資源短缺的壓力,商業化速度也較慢。想要獲得突破,需要揚長避短,抓住巨頭無法切入的市場機會。

首先,不同于在導航地圖深耕多年的傳統圖商,因每輛地圖采集車高達數百萬,成本較高,所以初創公司多采用眾包模式,或和整車廠、出行服務商合作,類似于UGC模式。

其次,通過差異化的產品路線,初創企業可建立自己的技術能力。比如在高精地圖的采集 *** 上,為了節省成本,Wayz.ai、寬凳科技等采取了以人工智能技術為基礎的純視覺方案。相較于巨頭公司的激光雷達方案,純視覺方案以攝像頭為采集工具,成本大大降低。

雖然攝像頭在精度上不如激光雷達,但長期來看,利用眾包的方案,與物流車隊合作,視覺傳感器可以通過多次拍攝積累數據,整體精度的提升將可能會超過激光雷達。

另一方面,純視覺方案的更新頻率要比激光雷達方案的高。目前巨頭公司的地圖更新頻率是全國城市季度更新,部分城市月度更新。但是采用純視覺方案的初創公司可以做到十分鐘級別的實時更新,甚至在未來可以達到分鐘級別的更新頻率。

“地圖采集的精度是一方面,更新速度才是決定勝負的關鍵因素?!耙晃桓呔貓D創業者向蓋世汽車表示。

雖然巨頭們有錢有資源,但是在與車廠的合作上并不是一帆風順的。通過了解不難發現,巨頭們身后或多或少都有BAT的身影,比如高德背后有阿里巴巴,百度、騰訊有自己的高精地圖團隊,但是這會讓車廠們心生顧慮。

在更新地圖時,車身上的數據很重要,會幫助高精地圖實現升級。但是在與BAT合作時,車廠們并不是很愿意將數據分享出去,因為他們覺得“BAT是競爭對手?!?/p>

這也給了初創公司機會。車廠們往往實行兩條腿走路,一方面與高精地圖廠商合作,另一方面投資初創公司,掌握高精地圖技術。例如上汽在在國內外分別投資了中海庭、晶眾地圖、Civil?Maps、Deepmap等初創企業。

此外,無論是初創公司還是主機廠,都會面臨商業化問題。傳統圖商做高精地圖,其模式通常是與主機廠合作。但是初創公司中有一些本身就是自動駕駛方案公司,可以做到自產自銷。

以四維圖新為例,其主要客戶是汽車廠商。也就是說只有在汽車被出售的時候,公司才能賣出產品。近兩年國內汽車行業低迷,需求端下降嚴重,也影響著其收益。

雖然四維圖新已經拿到了世界首份L3以上自動駕駛車輛的高精度地圖訂單,但該款車在2021年夏天才會上市,銷量無法預估。智能技術時代與導航地圖時代不同,涉及到生態系統安全,門檻更高,主機廠會更嚴苛。

但是在初創公司中,例如Momenta,不僅是地圖技術的提供方,同時也是地圖的使用者。通過將自產的高精地圖應用于自研的L3及L4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對高精地圖的信息精度重新定義;同時依據下游客戶的需求進一步完善高精地圖的精度和更新要求。

配合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初創公司還可以在支持大量地圖數據快速更新計算的深度學習和車規級計算芯片、設備、ECU上發展。同時提供實現多功能的軟硬件一體化的解決方案。或許也是初創公司的重要發展方向。

蓋世小結:

據蓋世汽車研究院預測,在2020年—2025年,L3以上級別的自動駕駛車輛將會出現明顯的增長,到2025年,自動駕駛車輛會達到367萬臺的數量。高精地圖的需求量也會隨著自動駕駛的發展而陡增,預計2025年國內高精地圖將近達到80億元,2026年將會出現快速增長,突破100億元。而目前通過測繪資質的只有22家,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雖然巨頭盤踞,但是也給初創公司留有空間,初創公司應該找到新的業務增長點,加強合作,形成各自優勢,加速推進自身業務的商業化。

本文來源于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四維圖新(002405) 數據閉環全面形成

四維圖新與沃爾沃 汽車 簽署高精地圖框架采購協議,并將為其未來三年內在國內銷售的沃爾沃 汽車 的相關車型提供高精地圖產品。在自動駕駛時代,“地圖”一詞已經失去了其傳統路線圖的含義。未來的“地圖”實際上指的是非常精確且不斷更新的自動駕駛環境模型,亦是天然服務于自動駕駛的專用性地圖,而基于其功能的實用性,目前業內普遍認為,高精度地圖將是高等級自動駕駛(L2+及以上)的“必選項”。

從“底圖-實時-RTK”已構筑全方位優勢

根據劃分,高精度地圖的三大核心環節可大致分為:底圖采集、實時更新、RTK定位,而公司目前已具備了全方位優勢,其中,底圖:稀缺的測繪資質(測繪甲級資質)以及測繪“完成度”(覆蓋32萬公里路程)是難以被超越的根本;實時:公司已深度綁定眾多車企/出行服務企業,而未來合作車輛將搭載車載傳感器數據的收集和處理平臺,并與其實現數據共享,這也使得公司在高精度地圖業務上將具有“獨特”的數據生態優勢;RTK定位:RTK技術對于高精度地圖的核心作用在于,保證了車體實際位置與地圖位置的一致性,而其技術重要的支撐主要受制于地基站的多寡,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旗下六分 科技 正在組建超過2200個參考站,具備了極強的壁壘性。

商業閉環已然形成

根據此次公告的內容,意味著公司已實現了在沃爾沃國內車型下原有圖商的全面替代,而此次訂單的斬獲,我們認為,不僅體現了公司在地圖領域領先的產品力,同時也是其商業閉環全面形成的關鍵一步。我們認為,“車聯網云服務平臺+高精度地圖”將不僅僅只是平臺搭建,亦或是地圖供應而已,其盈利模式更深層的變化來自于“數據管理服務”,即以“合規+地圖+定位”的云SaaS化服務模式展開。根據測算,在悲觀、中性和樂觀的情況下, 汽車 數據安全業務至2025年對應的增量空間或將分別達到30.4億元/年、60.7億元/年、124.1億元/年。

投資建議

預計公司2021-2023年實現營收25.5/31.0/38.3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1.2/3.6/5.5億元,當前市值對應2022/2023年PE分別為101/66倍。考慮到四維圖新的業務版圖,我們選擇衛士通作為可比公司,目前四維圖新2022/2023年的PE低于衛士通2022/2023年110/80倍的PE水平。我們認為公司具備 汽車 數據安全“國家隊”的身份,對比衛士通而言公司所處的智能 汽車 市場在行業規模、進入門檻等領域壁壘更高。故維持“推薦”評級。

四維地球影像圖和天地圖哪個

四維地球影像圖。

四維地圖是北京導航地圖廠商四維圖新研制的一種導航地圖。四維地圖的基礎數據是國家測繪局的,路線很齊全,基本上鄉村的一些小公路都有收集,但也有些縣城數據不是很完整。近幾年導航電子地圖產業如火如荼,據業內專家介紹,從2003年至今,全國共審批了北京四維圖新、高德、瑞圖、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等共11家具有國家甲級測繪資質的導航地圖企業。其中四維圖新作為首家獲得國家甲級測繪資質的地圖廠商,已連續4年占據車載導航市場70%以上的份額,在行業中處于絕對領先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