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采礦罪認定標準
以非法采礦罪定罪處罰:(一)未取得采礦許可證擅自采礦;(二)擅自進入國家規劃礦區、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價值的礦區和他人礦區范圍采礦;(三)擅自開采國家規定實行保護性開采的特定礦種。
從而造成嚴重后果的行為。(3)主體要件不同。
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實施非法采礦行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條之一款規定的“情節特別嚴重”:數額達到前款之一項、第二項規定標準五倍以上的;造成生態環境特別嚴重損害的;其他情節特別嚴重的情形。
什么測繪資質
測繪資質證書實際上就是指企業有能力完成一項工程非法采礦測繪資質的認定的證明書。
測繪資質是測繪專業必須具備的資質非法采礦測繪資質的認定,資質等級為甲、乙兩級。2021年6月非法采礦測繪資質的認定,自然資源部辦公廳印發非法采礦測繪資質的認定了修訂后的《測繪資質管理辦法》和《測繪資質分類分級標準》。
各等級測繪單位的辦公場所:甲級不少于500平方米,乙級不少于250平方米,丙級不少于80平方米,丁級不少于40平方米。
初審:市級測繪主管部門,批準:省測繪地理信息局(一般是這樣)。
非法開采怎么定罪
1、非法采礦罪是指違反礦產資源法的規定,未取得采礦許可證擅自采礦,擅自進入國家規劃礦區、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價值的礦區和他人礦區范圍采礦,或者擅自開采國家規定實行保護性開采的特定礦種的行為。
2、破壞性采礦罪 違反礦產資源法的規定,采取破壞性的開采 *** 開采礦產資源,造成礦產資源嚴重破壞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
3、非法采礦罪是指違反《礦產資源保護法》規定,未取得采礦許可證擅自采礦的,擅自進入國家規劃礦區。
非法采礦罪如何認定?
1、非法采礦罪主要有以下四種方式:(一)無證采礦的行為無證采礦的行為,即沒有經過法定程序取得采礦許可證而擅自采礦的。
2、非法采礦罪的認定標準:主體為一般主體;主觀上必須為故意;客體是國家對礦產資源和礦業生產的管理制度以及國家對礦產資源的所有權;在客觀上表現為違反礦產資源保護法的規定,非法采礦,礦產資源破壞的行為。
3、造成礦產資源破壞的價值數額,由省級以上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出具鑒定結論,經查證屬實后予以認定。
4、非法采礦罪的認定是怎樣的客體要件本罪侵犯了國家對礦產資源和礦業生產的管理制度以及國家對礦產資源的所有權。客觀要件本罪在客觀上表現為違反礦產資源保護法的規定,非法采礦,礦產資源破壞的行為。
5、第六條破壞性的開采 *** 以及造成礦產資源破壞或者嚴重破壞的數額,由省級以上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出具鑒定結論,經查證屬實后予以認定。
評論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