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河北高碑店屬于哪個市

高碑店市 即 高碑店 (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 。

榮獲2012—2013年度河北省人居環境進步獎。中國2013年中小城市新型城鎮化質量500強縣市城鄉規劃編制試點城市,河北省2013年經濟發展先進縣市城鄉規劃編制試點城市,河北省首批縣級市城鄉總體規劃編制試點單位。高碑店特產豆腐絲享譽全國。

多規合一試點工作方案

多規合一試點工作方案,為了貫徹黨的工作精神,福建省開展了“多規合一”的工作。在開展工作前,必須要準備好 工作方案計劃表 ,如何正確書寫工作方案?請參考 法治 *** 建設實施綱要工作方案 ! 

?漳州市“多規合一”試點工作實施方案【1】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以及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福建省委 *** 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工作部署,根據《福建 *** 辦公廳關于開展“多規合一”試點工作的通知》(閩政辦〔20**〕66號)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中央新型城鎮化戰略部署和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圍繞省委 *** 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要求,以及我市“田園都市、生態之城”的目標定位,立足于有效統籌城鄉空間資源配置,優化城鄉空間功能布局,探索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等“多規合一”,實現規劃內容、信息平臺、協調機制和行政審批管理等方面相互協調、有機銜接,促進節約集約用地,優化行政審批流程,強化空間管控能力,保障規劃有效實施,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工作經驗和模式,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真正實現“一張藍圖干到底”。

二、工作目標

1.劃定管控邊界,明確發展與保護空間。通過“多規合一”,建立空間規劃體系,劃定生產、生活、生態空間開發管制界限,明確一定時期內合理的生態保護紅線和城市開發邊界。

2.消除規劃差異,優化城鄉空間布局。通過圖斑對照、規劃整合和技術處理,消除規劃差異,優化城鄉建設用地空間布局,形成“山、水、城”融為一體的理想空間格局。

3.盤活存量用地,高效配置土地資源。梳理批而未供用地,明確納入建設用地控制線的數量和布局情況,制定相關措施加快供地;按照規劃管控要求,調出位于生態控制線范圍內的已收儲農轉用和國有建設用地,安排騰挪給其他建設項目,進一步優化土地資源配置。

4.完善民生配置,保障建設項目落地。通過“多規合一”,保障建設項目尤其是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項目,強化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配置,保障民生發展需求。

5.優化審批流程,提高 *** 行政效能。配合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以“多規合一”工作成果為基礎,建立“多規合一”的信息協同平臺,變部門串聯審批為并聯審批,壓縮審批時限,優化審批流程。

6.完善基礎設施,保障信息平臺運行。結合數字漳州建設,完善信息技術隊伍和基礎設施建設,保障“多規合一”信息平臺運行的軟硬件環境。

三、重點內容

1.試點范圍與期限。漳州市“多規合一”試點工作范圍以 *** 批準實施的《漳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2030)》為依據,分為規劃區(都市區)和中心城區兩個層面,規劃區范圍包括薌城區、龍文區,漳州臺商投資區,龍海市全部行政區域,南靖靖城鎮,華安豐山鎮,長泰武安鎮、古農農場,漳浦馬坪鎮、佛曇鎮、前亭鎮三鎮及長橋鎮、官潯鎮局部地區,總面積2369平方公里。中心城區范圍包括薌城區、龍文區、圓山新城、臺商投資區,總面積約686平方公里(試點范圍詳見附圖)。結合“十三五”規劃工作部署于20**年啟動試點工作,其中臺商投資區作為先行區,率先啟動“多規合一”并開展總體城市設計工作。2017年12月,中心城區完成試點和成果對接工作,并形成統一的平臺及系統。2018年,中心城區正式實施應用“多規合一”成果。

2.主要對象與任務。以 *** 批準實施的《漳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2030)》為基礎,整合形成《漳州“富美漳州”戰略規劃》,在征求各部門意見、報市 *** 同意后,作為漳州市“多規合一”試點工作的基礎性文本。

規劃區層面:一是綜合統籌規劃區城鎮空間布局,以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為依據,協調指導各城鎮總體規劃(分區規劃)的編制工作,形成規劃布局一張圖,其中龍海市按照“多規合一”要求開展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并將規劃成果納入廈門港南岸新城。二是以“十三五”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為指導,促進區內產業布局、城鄉規劃布局、重點功能區布局、土地利用規劃布局的協同。三是強化區內道路交通設施、市政公用設施、綜合防災設施的互聯互通、共建共享。四是突出區內生態敏感資源(水源涵養及保護區、濕地保護區、自然與人文保護區、海洋生態保護區等)協同保護。

中心城區層面:一是編制“一張藍圖”,即“多規合一”的空間規劃信息管理總圖,按照“田園都市、生態之城”的目標定位,以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為基礎,協調農業、林業、水利、住建、交通等部門規劃,梳理各類規劃差異矛盾,在一張底圖上共同劃定各類控制線,形成無縫對接的“一張藍圖”。二是建立“一個平臺”,即多部門統一的空間規劃信息管理協同平臺,統一各部門的空間坐標體系、數據標準、系統接口標準,通過政務 *** 對接建立業務協同平臺,實現部門間信息的共享和審批信息的實時聯動,為 *** 決策和部門管理提供即時、全面的信息和依據。三是優化“一張表格”,即形成統一的建設項目申報和審批表,作為“一張藍圖”和“一個平臺”的應用拓展,在啟動審批制度改革之后,通過優化審批流程、減少審批環節、精簡審批材料、壓縮審批時限,實現建設項目申報和審批方式的新轉變。四是建立“一套機制”,即改革建立一套保障“多規合一”實施應用的體制機制,包括政策支撐和規范指引的運行機制、項目生成機制等,為“一張表格”審批提速創造條件。

四、進度安排

20**年6月至2017年底,完成“多規合一”的規劃編制、信息平臺建設和配套機制改革;2018年,中心城區“多規合一”成果正式實施應用,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模式。具體進度安排如下:

(一)前期準備階段(20**年6月至9月)。9月底前,確定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成立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召開動員部署會議;確定規劃編制單位,簽訂委托合同,市直相關部門按照工作要求準備基礎資料。

(二)規劃編制階段(20**年10月至20**年12月)。20**年10月至12月,規劃、發改、國土、環保等相關部門根據工作要求完善部門規劃管理成果;20**年1月至6月,完成“一張藍圖”規劃編制初步成果,征求相關部門意見,并向工作領導小組匯報;20**年7月,啟動信息平臺建設;20**年12月之前,完成“一張藍圖”規劃編制正式成果和信息平臺建設基礎工作。

(三)配套完善階段(2017年)。2017年1月至4月, 調試檢驗信息平臺,征求相關部門意見,向工作領導小組匯報,2017年5月,正式確立“一個平臺”;2017年6月至9月,市規劃局會同市行政服務中心牽頭優化現有的建設項目申報與審批表格,形成“一張表格”,一次性完成整改告知單,包括申報材料、圖紙、時限、流程等;2017年10月至12月,改革現有的項目申報與審批制度,建立一套保障“多規合一”應用的協調、監督、運行、更新機制。

(四)應用提升階段(2018年)。2018年,中心城區“多規合一”成果正式應用,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相應調整和提升,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工作經驗和模式。

五、責任分工

市“多規合一”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一組織協調,各部門按照本方案確定的責任分工,落實責任。

1.市規劃局:牽頭“多規合一”試點工作。開展城鄉規劃修編;組織開展“多規合一”規劃編制工作;負責“多規合一”規劃編制成果的動態維護;配合市國土資源局進行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的轉換,會同市國土資源局審核建設用地規模控制線、建設用地增長邊界控制線、城鎮增長邊界控制線的劃定,負責“多規合一”信息平臺的建設。

2.市發改委:牽頭編制“十三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并加強與相關規劃的銜接;牽頭建立“多規合一”項目庫及管理系統;牽頭做好涉及產業、項目等政策措施的制定;負責對“多規合一”規劃編制成果中涉及產業發展、建設項目等方面的內容進行審核;會同市國土資源局劃定產業區塊控制線。

3.市國土資源局:負責修編土地利用規劃;負責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的轉換;負責提供“多規合一”規劃編制所需的基礎地理數據;會同市規劃局進行差異圖斑調整;明確基本農田保護任務及劃定方案,會同市規劃局審核建設用地規模控制線、建設用地增長邊界控制線、城鎮增長邊界控制線的劃定。

4.市環保局:負責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修編,加強與其他規劃的協調,分析自然生態敏感性、生態資源承載力,審查生態控制線的`劃定,制定生態控制線的管控規則,參與產業區塊控制線劃定方案的審查,并提供與“多規合一”相關的基礎資料。

5.市財政局:負責統籌解決“多規合一”規劃編制、信息平臺建設、年度維護完善及其他相關工作經費的保障。

6.市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審改辦:負責行政審批流程優化調整,相關審批部門的業務協調。負責“多規合一”項目申報、申報材料整合和審批表的改革制定工作;負責優化建設項目審批制度。

7.市農業局(農辦):負責修編農業發展規劃,負責提供農田改造和保護、基本農田以及有關生態空間的規劃資料,會同環保局審查生態控制線的劃定。

8.市林業局:負責修編林業用地規劃;負責提供森林、濕地、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流域森林生態系統方面的資料;負責除城市規劃區外古樹名木統計整理;負責各類林地保護范圍的劃定。

9.市水利局:負責外江水系藍線、水利設施規劃編制,會同市規劃局提出藍線控制要求和水利設施用地需求。

10.市住建局:參與審查城市道路、市政管線等基礎設施的空間布局方案,參與審查建設用地增長邊界控制線、建設用地規模控制線、生態控制線、內河水系藍線以及產業區塊控制線的劃定,并提供與“多規合一”相關的基礎資料。

11.市交通運輸局:負責交通規劃的編制,會同市鐵辦、廈門港漳州分局提出公共交通、鐵路、公路、航道等交通基礎設施用地需求,審查鐵路、公路等交通廊道控制線劃定方案,并提供與“多規合一”相關的基礎資料。

12.市海洋與漁業局:負責編制海洋功能區劃、海洋環境保護規劃,并提供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和劃定海域生態功能紅線成果等與“多規合一”有關的資料。

13.國網漳州供電公司:負責供電設施規劃編制,提出供電線路走向、防護距離要求、供電設施布局及用地需求。

14.數字漳州建設辦公室:結合數字漳州建設工程,負責完善信息技術隊伍和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保障“多規合一”信息平臺運行的軟硬件環境。

六、實施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由市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多規合一”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多規合一”工作統一的組織領導和決策部署。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 *** 在市規劃局,負責“多規合一”工作的具體實施。

(二)實現信息共享。各部門對現有各類規劃成果數據進行清理和法定化,根據需要調整或修編部門規劃,落實“多規合一”的管控要求。調用信息平臺的管控數據和檢測功能進行控制線管控,通過各自的工作庫向信息平臺提供本部門的規劃數據和審批數據,實現部門信息聯動。

(三)完善制度配套。依托信息平臺,完善建設項目申報和審批系統,建立“一張表格”申報和審批模式,壓縮審批時限,提升審批效率。將生態保護紅線、城市開發邊界控制線納入管理機制,建立部門業務聯動制度、監控考核制度、動態更新維護制度,優化建設項目審批制度。

(四)落實經費保障。“多規合一”規劃編制、信息平臺建設及其他相關工作經費約需1800萬元,納入市 *** 財政年度預算,分三年支付。建設信息化技術隊伍,保障信息平臺運行和維護經費。

   廣西出臺“多規合一”試點工作方案【2】

日前,廣西壯族自治區 *** 正式印發《廣西開展省級空間性規劃“多規合一”試點工作方案》,明確“多規合一”試點工作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主要措施、任務分工、時間要求等。

廣西“多規合一”試點工作的主要目標任務是:打造全國省級空間性規劃“多規合一”示范區,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為全國推進“多規合一”先行先試。自治區 *** 要求于20**年6月底前,研究提出廣西開展國家“多規合一”改革總體思路和對策建議,將試點方案、專題研究、“一區三縣”試點空間規劃總圖、空間規劃基礎信息技術規程和平臺等系列成果匯總,報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為加強試點工作的組織領導,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了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由自治區主席陳武擔任組長。

按照試點工作責任分工,廣西壯族自治區測繪地理信息局主要負責研究制定空間規劃基礎信息平臺技術規程,為試點市、縣劃定各類空間和邊界線提供技術支撐。同時,負責“統一的信息系統技術支撐”、“三類空間和城鎮、農田、生態、林業等邊界紅線的劃定”等重大課題研究。

廣西是全國4個空間性規劃“多規合一”試點省份之一。3月上旬,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和廣西壯族自治區 *** 三方簽署《廣西省級空間性規劃“多規合一”試點工作推進合作協議》。目前,試點工作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的指導幫助下順利推進,預計將于6月底前如期提交相關成果。

住建部選取9城試點規范城市戶外廣告設施管理

長春市、武漢市、成都市、廈門市、青島市、深圳市、無錫市、株洲市、如皋市人民 *** :

為深入貫徹關于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城鄉規劃編制試點城市,落實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部署城鄉規劃編制試點城市,按照城市品質提升的總體要求,經協商一致,決定在長春、武漢、成都、廈門、青島、深圳、無錫、株洲、如皋等9個城市開展規范城市戶外廣告設施管理工作試點。

一、試點目的

以“安全、美觀”為目標,以解決城市戶外廣告設施數量多、設置亂、品質低等突出問題為切入點,清除違法違規城市戶外廣告設施,建立長效管控機制,提高城市戶外廣告設施管理工作水平,促進城市品質提升。通過工作試點,總結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并在此基礎上研究出臺指導全國規范城市戶外廣告設施管理工作的規范性文件。

二、試點時間

試點工作自2019年6月開始,時間1年。

三、試點任務

試點城市要結合實際,選擇2—3條道路和1—2個區域開展試點,重點圍繞以下任務開展工作:

(一)堅持規劃引領。試點城市要堅持“先規劃、后治理”的原則,依規劃清理整治、依規劃實施許可。依法編制城市戶外廣告設置規劃(以下簡稱廣告設置規劃),明確總體布局、控制目標和廣告類型。廣告設置規劃要因地制宜,符合城市實際,突出人文內涵和地域風貌,有機融合歷史、文化、時代特征、民族特色等,避免“千城一面”。試點道路和區域要依據廣告設置規劃編制路段和區域城市戶外廣告設置的詳細規劃(以下簡稱詳細規劃)。

(二)完善政策措施。試點城市要抓緊推動出臺或完善城市戶外廣告設施管理地方性法規、 *** 規章。加強政策配套銜接,建立健全行政許可、技術規范、安全管理、風險防控、監督檢查和考核獎懲等一系列配套制度,優化管理體制,明確管理職責,加強部門協同,增強城市戶外廣告設施管理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保障試點工作依法依規、穩妥有序推進。

(三)開展整治提升。試點城市要全面摸清試點路段和區域城市戶外廣告設施的設置情況,分類逐一建立臺賬。在廣泛征求權屬單位、居民和專家意見的基礎上,依據廣告設置規劃和詳細規劃制定城市戶外廣告設施整治提升方案,明確分類處置辦法,清除一批、規范一批、提升一批。對未經許可擅自設置的、不符合廣告設置規劃和詳細規劃的、違反相關標準規范的、存在安全隱患的以及嚴重影響市容市貌的城市戶外廣告設施,依法予以拆除。

(四)建立長效機制。試點城市要建立健全城市戶外廣告設施長效管控機制,落實日常監管責任,加強監督檢查,堅決遏制違法新設城市戶外廣告設施,鞏固整治提升成果,促進管理常態化、長效化。強化社會信用管理,推動建立對失信責任主體的聯合懲戒機制,促進行業自律。有條件的試點城市可探索建立城市戶外廣告設施管理信息平臺,提高管理效率。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試點城市要加強組織領導,強化部門協作,將規范城市戶外廣告設施管理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抓緊編制試點方案,落實工作責任,確保試點取得實效。

(二)堅持依法規范。試點城市要堅持疏堵結合,穩妥有序推進試點工作。嚴格遵守安全生產相關法律法規,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堅決杜絕簡單任性和違規執法,保障群眾合法權益。

(三)注重宣傳引導。試點城市要通過報刊、廣播、電視、 *** 等多種渠道,加強對規范城市戶外廣告設施管理工作的輿論宣傳,為順利推進試點工作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四)堅持共同締造。試點城市要充分調動市民、商戶等社會力量的積極性,堅持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在編制廣告設置規劃和詳細規劃、制定整治提升方案階段充分聽取并吸收群眾意見,工作成果及時向社會公開,接受群眾監督。

有關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要加大對試點城市的支持力度,指導試點城市制定試點方案并督促落實。城鄉規劃編制試點城市我部將適時組織專題調研。

請試點城市于2019年7月31日前報送試點方案,每月5日之前報送工作進展。

聯系人:崔晶聯系 *** :010-58934421

010-58934019(傳真)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部

2019年6月17日

(此件主動公開)

抄送:吉林省、江蘇省、福建省、山東省、湖北省、湖南省、廣東省、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原題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開展規范城市戶外廣告設施管理工作試點的函》)

急需城鄉一體化方面的規劃

你好的,我的回一、創新規劃理念,高起點編制規劃。

規劃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根本保證,我們堅持規劃先導,重視運用規劃手段對未來發展形態進行科學分析謀劃。

1、明確城市發展定位。加強了城市發展空間研究,著力體現規劃的人本意識,挖掘規劃內涵,根據龍游縣城人文底蘊、區位優勢、經濟基礎等獨特資源稟賦條件,把縣城定位為生態型文化旅游城市,明確了“一心三極”的城鄉協調發展的空間結構,并確定了近中期城市發展重點方向和建設的章法時序。

2、科學修編規劃體系。在規劃研究的基礎上,不斷優化規劃體系,優化城鄉空間布局,優化資源配置,促進項目整合,促進城鄉統籌發展,按照“城鄉規劃統籌化、總體規劃滾動化、專項規劃綜合化、區塊規劃規模化、設計工作特色化”的理念, *** 先后委托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上海同濟大學等單位編制了“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綱要,縣域城鎮體系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重點片區詳細規劃,以及交通、旅游、電力、教育等各項專業規劃,形成了總規、詳規和專項規劃配套銜接的規劃體系。

3、全力編好縣域總體規劃。作為縣域總體規劃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聯合編制的試點縣,縣委縣 *** 高度重視總規協調編制工作,著手成立縣市域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聯合編制領導小組,協調兩規編制工作。目前正按照省建設廳、國土資源廳下發的《關于切實加強縣市域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銜接工作的通知》要求,進行“兩規”相互銜接的專題研究,有序推進兩總規協調編制工作。

4、著力推進規劃全覆蓋。堅持以縣域總體規劃為龍頭,爭取3至5年時間,科學推進規劃全覆蓋。首先是加快縣域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的修編進度,其次是重大區域基礎設施規劃超前全覆蓋,編制完成城鄉污水處理、供水規劃和交通規劃等基礎設施規劃的編制;三是完成近期規劃范圍內控制性詳細規劃,四是實現各項專業規劃全覆蓋,如歷史文化名城名鎮、生態地區和風景名勝區保護規劃,五是加快村鎮建設規劃全覆蓋。同時抓好規劃轉化,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堅持以規劃帶項目,以規劃挖掘項目,以規劃引領統籌發展。

二、推進精細管理,高標準實施規劃。

通過規劃實現城市科學有序發展,體現出城市特色,彰顯城市魅力,提升城市品位。

1、以科學管理為抓手,堅持城市發展為首要。“整潔、靚麗、優美”是外來客商對龍游城市的一致評價,在城市管理過程中,努力做到科學管理、依法管理、居民自治,強化規劃執法,形成監管合力,根據城市規劃的要求,突出以人為本理念,實現城市管理的精細化、協同化、市場化、規范化,同時注重城市特色的營造,堅持把城市規劃建設與自然、生態、旅游資源有機融合,圍繞做精、做特、做美城市的目標,精雕細琢,著重做好“顯山露水、生態入城、凸顯文脈、造城造景”四篇文章。“顯山露水”就是充分利用龍游縣城“兩江兩山兩灘”的獨特自然條件,精心規劃,構筑山水靈秀的自然風景軸線和城市景觀軸線。“生態入城”就是保護城市的自然山水風貌、生態走廊,“引景入城,引綠入城”,實現城市與自然的交融,構筑以龍洲公園、江濱公園為核心的城市濱水連續綠地,建成以城市入城口景觀為主的線狀綠化廊道和公路沿線的“綠色景觀長廊”。“凸顯文脈”就是挖掘利用龍文化、商幫文化、姑蔑文化、石窟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并將其顯現到城市不同區塊中去。“造城造景”就是強化造城就是造景的理念,使城、景、文、游“四位一體”,賦予每個城市景觀獨特的文化內涵,與旅游融為一體,努力把城市建成“沒有圍墻的景區”。

2、以城鄉統籌為目標,做好中心鎮、中心村培育。結合“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2006年全面完成了52個整治村規劃方案的編制。2007年將完成51個整治村規劃方案的編制,在此基礎上,大力推進統籌建設,切實抓好中心鎮、中心村試點,堅持中心鎮、中心村培育和村莊規劃建設并重,加快中心鎮的培育,進一步完善中心鎮的集聚和輻射功能,使之成為聯動節點,積極推進新農村建設。2007年縣 *** 確定了溪口鎮、羅家鄉和社陽鄉為中心鎮中心村試點鄉鎮,縣 *** 制定了試點工作方案,明確工作目標,分期分類有序推進,特別注重了前期調研,結合試點鎮(村)域地形、人口分布等現狀,深化研究,提煉區域特色,將有限的資源要素向中心鎮中心村傾斜集聚,逐步培育壯大地方特色農業產業經濟,逐步深化特色農業產業鏈,推進農業產業集群發展,節約集約發展,同時強化主動對接意識,深入村鎮,走訪村民,發揮村民主體作用,聽取其意見和建議,引導村民熱心參與,努力做出精品,為推動村鎮規劃全覆蓋做好示范。

3、優化產業布局,推進集聚發展。加強規劃引導,促進生產要素集聚和優化配置,強調了工業發展空間布局的科學性,按照“產業培育特色化、特色產業集群化、產業發展集約化”的思路,構筑了“一區三塊一帶”的產業空間格局,即:一個省級工業園區,溪口、湖鎮和城南工業區塊,以及橫山--塔石--石佛建材產業帶,并結合中心集鎮的建設形成若干鄉鎮工業功能區塊,加強規劃控制,引導企業向園區集聚,鼓勵企業規模化經營、集約化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促進中小企業集中連片發展,實現工業經濟、生態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

4、以旅游產業平臺,促進集約發展。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旅游休閑成為推動第三產業發展的新動力。龍游依托較為豐富的旅游資源,規劃構建“一心兩線”旅游發展格局。“一心”即依托中心城市旅游功能設施和龍游石窟、民居苑景區構成旅游集散中心;“兩線”即龍南生態旅游線和龍北文化旅游線。重點開發“龍游石窟”、“龍舟賽道”、“龍游民居苑”、“三疊巖景區”、“浙西大竹海生態休閑旅游區”等旅游產品,創建富有特色的城市人文景觀和與之緊密結合的自然生態景觀。形成石窟文化旅游路線、山水生態旅游路線、特色旅游線(汽車休閑競賽、龍舟娛樂等)等精品線路,使旅游產業持續穩定發展,成為第三產業的龍頭,最終把龍游建設成為特別適合旅游、生活和創業的生態型文化旅游城市。

三、堅持以人為本,密切關注民生。

堅持以人為本,關注民生,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以促進社會和諧,維護社會穩定。

1、制定住房發展規劃,加強住房建設管理。為適應龍游縣經濟社會發展,合理調整住房供應結構,加強對城市住房建設的指導和統籌,制定了“十一五”住房發展規劃,嚴格執行之,并且出臺了城鎮危舊房改造措施,深化完善城鎮住房保障體系建設。同時加強農房建設管理,研究探索農村建筑工匠管理辦法,出臺《龍游縣農民建房質量安全管理暫行辦法》,成立“龍游縣村鎮建設協會”,實行村鎮建筑工匠自治管理,對全縣農村建筑工匠進行系統的業務培訓,從源頭上提高村鎮建設水平,協調行業內部的競爭與合作關系,逐步規范村鎮建設市場和建設行為。

2、全面啟動農村困難群眾住房救助工作。從2007年到2010年,分類分批、全面開展農村困難群眾住房救助工作,力爭到2010年基本解決全縣農村困難群眾住房困難問題。2006年,該縣被列為浙江省農村困難群眾住房救助試點縣,根據救助對象住房實際狀況、救助對象的意愿以及村鎮建設規劃,縣救助辦采取了新建、改建、修繕、置換、租用等方式對全縣202名救助對象實施救助,其中新建114戶,改建14戶,修繕63戶,租用11戶。2007年,救助工作繼續深入開展,截至10月份,377戶年度救助任務已完成211戶。

3、在規劃編制、實施過程中堅持城鄉一盤棋,資源共享,以城帶鄉,相輔相成,加快對城市道路 *** 、城鄉供排水一體化設施、生態環境等的建設,強化對城鄉居民點集聚的研究,以構筑布局合理、共建共享的城鄉基礎設施 *** ,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結合村莊整治,加大農村飲用水工程、污水處理、垃圾處理、沼氣利用等生產、生活基礎設施投入,加大對禽畜養殖業的控制引導,走集約化、同區化發展道路,以保障農村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主要以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為重點,發揮規劃職能,逐步建立城鄉一體的環境基礎設施體系,結合城中村、城郊村改造和“十、百”工程,加快規劃和試點示范,加快推進城鄉環境整治。

答如下,僅供參考